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E2NTcwODYzMg==/v.swf
高水準乒乓球運動員比賽視頻戰術案例分析實證研究系列之51
原名:掌控銜接技術,保證戰術水準的發揮
熊志超
關鍵字:馬龍;樊振東;“雙邊斜線”戰術;“單邊直線”戰術;“單邊斜線”戰術;“疊加”戰術;“步法不到位”
1.前言
大家先看看視頻!樊振東從接發球起2、4、6、8板連續使用了“雙邊斜線”+“單邊直線”+“單邊斜線”三個“壓一邊,打另一邊”戰術,把馬龍這個六邊形戰術打得團團轉,厲害吧!現在樊振東的戰術不再是40+時代以前的局部意識了,而是全方位的戰術與戰術之間的銜接意識,一分球只要球還沒死就應該有一直銜接下去的意識,直至球死。這樣,多個戰術連續地使用便應運而生,即一分球內兩個以上相同或不同的戰術連續地使用,筆者稱其為“疊加戰術”[1]。其殺傷力強大,完全可以媲美國際乒聯改塑膠球以前“動力元素”的殺傷力。所以“疊加戰術”是乒乓球進入40+時代筆者所宣導的,也是戰術打法的大勢所趨,更是戰術打法的最高境界。
2.研究方法
“乒乓球銜接技術是一項基礎技術,它植根於“線路變化規律”(運用心理學的“思維定式”、“本能反應”及生理因素所限造成的“步法不到位”及“時間差”等)及“主動防守”戰術(設計一個“圈套”誘對方先進攻)的有機結合,使前後兩板之間具有內在聯繫的最佳打法,不是漫無目的或隨意前後兩擊,而是前一板應為後一板創造有利於己方主動相持或致敵於死地的良好銜接機會,後一板往往就形成一種戰術,在原位或提前移動到最佳擊位擊球,使得前後兩板形成一氣呵成的技、戰術上的連貫銜接。從這個意義來講,“銜接技術也是戰術”。所以,銜接技術與戰術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2],研究戰術必然從銜接技術入手。
3.研究目的
鑒於國際乒聯改塑膠球造成球的品質下降,殺傷力普遍降低,來回球增加,40+新時代打法上必然會隨之發生變化,因為40+時代以前殺傷力強大,戰術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來,那時的技、戰術是不均衡的。而40+時代以後必須要達到技戰術均衡才能立足,所以運動員的戰術能力顯得非常的重要。有見及此,筆者在2016年就在博乒網大力推廣“銜接技術”希望借助全國最大的乒乓網站這個超級平臺的影響力,能夠引起同行的重視!現在看來效果顯見。我們要把銜接技術與戰術聯繫起來,因為銜接技術是提高運動員戰術能力必不可少的條件,只要提高運動員的銜接意識。高水準乒乓球運動員戰術能力也會必然同步地提高成為他們的重要得分手段。
4.實證分析
下面筆者就以樊振東上述疊加戰術的一分球視頻作為觀察物件,對銜接技術是否能提高運動員戰術能力做個科學實證研究分析。
現在看視頻結合對話方塊,筆者把雙方的對抗“解剖”開來分析。
表1.馬龍對樊振東一分球視頻對抗對話方塊分析圖
馬龍:1.正手發短下旋球至對方中路
樊振東:2.入台反手反向擰斜線(對方右手持拍的正手位)
馬龍:3.交叉撲右打直線(步法不到位)
樊振東:4.反手打正向斜線(2、4板構成了“雙邊斜線”戰術)
馬龍:5.反向交叉回反手位打了個小斜線至中路(步法不到位)
樊振東:6.側身打直線(4、6板構成了“單邊直線”戰術)
馬龍:7.再次交叉撲右拉回小斜線至中路(步法不到位)
樊振東:8.交叉撲右拉斜線大角(6、8板構成了“單邊斜線”戰術)
馬龍:9.第三次交叉撲右追接鞭長莫及。
從解剖開來的對話方塊清晰可見,樊振東戰術意識和主動性都很強,由於其反手在中間打斜線有個優勢,就是對方不知道你要打左還是打右,樊振東選擇了第2板反向擰斜線先壓對方正手,令馬龍在沒準備的情況下第3板撲右"步法不到位",正手很難打出大角度的斜線球,就只能打直線了,樊振東正是抓住“逢斜變直”這點不放來銜接的,因此第4板反手從容再打斜線(前後兩板的第2板打的就是銜接技術,知道對方只能回直線,第4板就是打對方的戰術),此乃最有威脅的“壓一邊,打另一邊”的“雙邊斜線”戰術。令馬龍第5板被動反交叉撲左,反手同樣"步法不到位"難以打出大角度斜線球,就只能打小斜線回防中路,被樊振東逮住“逢斜變斜”來銜接,第6板側身正手打直線。到此為止,一般人就是死球了。可是馬龍居然還能再撲向右第7板頑強地正手拉回頭,當然也是"步法不到位",也就只能拉出小斜線至中路,被樊振東第8板交叉撲右反拉回頭一個大角度的斜線球(這板球他是基於抓馬龍“逢直變斜”的思維定式來銜接的),馬龍第9板有點大意了,沒想到樊振東還能拉回頭,也就沒向正手位提前移動,所以發現樊振東的球回過來時,再追已鞭長莫及。
5.討論
筆者認為在40+時代“銜接技術”應納入乒乓球的基本功範疇,否則戰術能力無法提高,一名運動員戰術能力好壞基本上就體現在:“一分球來回不是越多越好的,好的戰術能使來回球少,說明了你駕馭戰術能力強,即省時,又省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戰術效果。反之,來回球越多反映出運動員駕馭戰術能力越差。”[3]傳統的基本功就是技術內容,沒有戰術成分,等小孩打好了基礎才開始安排一些相應比例的戰術練習,一般是指小孩打好技術基礎後的“提高階段”後期進行。然而這種技術先於戰術訓練模式會導致許多運動員產生賽練脫節的現象,想想沒有銜接技術基礎,運動員的戰術能力會怎樣?高水準乒乓球運動員實施戰術多以經驗和基本功為前提。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套路球”不多,只能是一些零碎的、局部的、經驗層面上的套路而已。很多時候即使出現了戰術機會他們也視而不見,或者被動使用戰術(自己使用了戰術也不知道是戰術),基本上就是打基本功對抗,來回球很多,這是運動員掌握戰術不全面的一種表現。
6.研究結論
綜上所述,馬龍3、5、7板都被樊振東的2、4、 6、 8板三個連續的戰術弄的“步法不到位”很是被動,這就是使用疊加戰術的威力。這裡的要訣就是樊振東能充分利用好銜接技術理論之一的運動生理學的行為習慣規律的“步法不到位”[4]及心理學 “思維定式”[5]等來實現前後兩板的 “逢斜變直”、“逢斜變斜”和“逢直變斜”來銜接,戰術的疊加使用就自然水到渠成了。所以銜接技術本身也是基本功,它是戰術的基礎。
參考文獻[1] Chi Chiu Hung.EffectResearch of the Connection technique on theTactical Capability of High-LevelTable Tennis Players[C]16TH ITTF SPORTSSCIENCE CONGRESS. Budapest, Hungary
[2]Chi Chiu Hung. From“Undefeated Winner” to “CryWolf”- On the Impact of the ITTF (InternationalTable Tennis Federation) Reformon the Chinese Table Tennis Team and theCountermeasures[C]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SocialSciences,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in 2018 (SSEHR2018). Xi'an, China:[FrancisAcademic Press, UK]
[3][4]Chi Chiu Hung.Effect Research of theConnection technique on the Tactical Capability of High-Level Table TennisPlayers[C]16TH ITTF SPORTS SCIENCE CONGRESS.Budapest, Hungary
[5]Formula of thinking Baidu Encyclopedia [OL] http://baike.baidu.com/view/513171.htm
[
本帖最後由 h51860 於 2019-5-5 22:4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