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稍前倾
重点在于"身体稍前倾"的方法,如果只利用"收腹含胸、双膝稍屈"使上躯向前,实际上可能是只使脊椎、尤其是腰椎弯曲了,"重心在体前"的要求并没有完全做到位。有球友将"含胸收腹"理解为或做成了将脊椎向前弯曲使身体前倾的方法是错误的,"含胸"是使"胸廓"放松下降、"收腹"是使腹肌向"腰椎"靠拢,胸、腰椎并不能、也不需要向前弯曲,反而要挺直,而"身体稍前倾"是在合理地含胸收腹基础上由双侧骨股头、即"向前转胯"为主、"双膝稍屈(含双足跟微虚)"辅助来共同完成的。
注:胸廓,指由锁骨、胸骨及肋骨(含肋弓骨)共同组合而成的骨质区域,与胸部的区别是胸廓不包括胸肌群,只是骨架。
含胸,可以理解为与广播体操中的扩胸运动相反地动作。
http://www.chinat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34098
重心的控制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予备站位时的"身体稍前倾",大家都知道这是由"收腹含胸"的上躯动作与"双膝稍屈"的下肢动作共同完成的,"收腹含胸"中的"收腹",将腹肌群适度收紧向腰椎靠拢就可以了,如果只有弯腰而没有收腹肌动作是假收腹,重心会不稳定,发力时也会费力不讨好;"含胸"是将背肌群向上收紧与胸肌群会合使胸椎向前倾斜,但必须注意胸椎"向前"的状态,方法是用后颈部最突出的骨头即"大椎"处向前引导胸椎使胸椎平直向前,从而杜绝假收腹引起地脊柱整体弯曲向前的惯性现象,这时臀部会有向上的感觉。"双膝稍屈"是在收腹含胸基础上完成的,收腹含胸后分开的双腿会呈现绷直的状态,这是正确的,如果用假收腹降重心,双膝会自然向前弯曲,这是错误的!收腹含胸、双腿绷直后将双膝关节向内相向对扣至双膝部稍有向前的状态,这时臀部上翘的感觉会更明显,双足跟微虚、用双足前掌弹跳时会很轻盈。至此,重心的合理控制已完成了第一步,这种重心状态是合理打球的专业基础,要养成习惯!注意:"收腹含胸、双膝稍屈"是"身体稍前倾"的基本内容,其中的重点是用大椎处引导胸椎平直向前,这是重中之重!
http://www.chinat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7307
"身体稍前倾"是在额状轴(左右轴)上的旋转体现,以此为基础,引拍时同侧的膝部再稍屈以"锁往"髋部,将收紧的腹肌向髋部靠拢的同时、上躯随着在垂直轴(上下轴)上旋转的"斜身"、在矢状轴(前后轴)上旋转的"沉肩"和"后拉手"的同步进行,引拍的三维运动过程完成,注意:在执行这个三维运动的过程时,仍然是由"大椎"引导脊柱的旋转完成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重心不会落到前脚掌上,拧腰就变成摆腰了。
迎前时,"大椎"引导脊柱复原、被拉紧的背肌群开始放松,由于髋部己被"锁定"、同侧脚前掌只是踩实,所以只是腰部回转带手臂向前并形成惯性力,这就是用重心引导发力的开始,也是顺势而行中的"势"的生成。这里要再次注意"大椎"的引导作用,同时注意只发三分力。
迎前完成即將触球时,回转身体的角度即将与膝部再"内屈"的角度重合而同向,中指突然顶板使小臂旋内、膝部挺伸、足跟转向使足尖朝向予定落点,使"大椎"、小臂、腰髋、足尖同步同向的暴发,完成集中发力。注意:在三分力的基础上"暴发"时不要尽全力,只加五分力即可,同时肘部一定要主动随送、大臂及时放松,使整体动作幅度不至过大。
肘部随送、大臂放松的同时,背肌群己全部放松,重心己落到了另一侧脚的前掌上、身体基本面对球台,随着小臂随挥的惯性余力向内收小臂、同时"大椎"引导脊柱使臀部向后、利用小碎步将重心回到双脚中间、持拍手置于腹前,完成还原。还原过程中,除去"大椎"的引导作用外,小碎步的合理运用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球离板后目光随球走时脚下不能停,一定要协调重心还原并予动、以利衔接下一板。球离板后站在那里看球去、等球回的现象一定要克服和彻底杜绝!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4-12-30 13:4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