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k.lifestyle.yahoo.com/9 ... gram-034027067.html
我經常閱讀科技類的文章,看到很多作者試着剖析描述青少年受眾,尤其和社交媒體相關的話題。然而,我還沒有看到一個青少年就這個話題發表自己的想法。這樣也是為什麼我想要來分享一下自己一些粗淺觀點的原因。
事先澄清,我是一個19歲男生,就讀於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我對社交媒體在年輕人群體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以及現階段的發展情況都非常感興趣。我在這裡所分享的是個人觀點,但不僅限於我自己,而且有來自對於其他同齡人的觀察。
本文不會引用研究、數據或其他資料之類,因為這些東西可以很容易從其他科技媒體網站獲取,並且自己進行分析。我寫這篇文章是為了提供一個不同角度,針對的是我所處的「非常令人羡慕」的年齡段。也就是說,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肯定會有數據和我的觀點相衝突。但這些事情只是我真實觀察到的。
而最好的表達方式,可能是就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逐個表述觀察或者觀點。
Facebook
簡單來說,Facebook 已經存在於人們深深的腦海裡。但是對我們來說Facebook已經死了。Facebook是我們所有人都會在中學時要用到的,因為那時它很酷,但現在Facebook 被看作像一個氣氛尷尬的家庭派對,我們又不能真的走開。有時候Facebook給人的感覺很奇怪,甚至讓人厭煩。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Facebook的話那感覺會更奇怪、更煩人。奇怪是因為這個問題背後隱藏的社會壓力,「每個人都有這個,你為什麼沒有?」而煩人是因為你不得不對幾乎班上每個人的好友請求都作出回應。
Facebook現在主要被用到的功能是群組。我知道很多同學只是上下Facebook看看自己加入的群組,然後很快就退出了。在這一點上,Facebook確實很出色——群組功能算法沒有Newsfeed那麼複雜。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群組新消息,而不需要往下刷屏,略去一大堆你不感興趣的內容和廣告。
Facebook的消息功能同樣也非常非常受我這個年齡群體的歡迎,主要是因為,對於一些人來說,要電話有些難為情但是發送好友邀請卻不會,消息功能便成為合適的溝通方式。
Facebook同樣也是許多人試圖在網上查找某人的首選,很簡單因為每個人都有Facebook。如果我在某個派對上見過你一次,我不會在Twitter上或者Instagram上去查看你是誰。取而代之的是,很多人會選擇Facebook,因為其易用,而且搜索功能強大,搜索結果會給出那些你可能真正認識的人。(這一點和Instagram不同,儘管該產品在最新版中有所改進,還是有待提高。)
Instagram
Instagram這是目前為止我們這個年齡段最常用的社交媒體渠道。請注意這裡的措辭——最常用的社交媒體渠道。意思是說,儘管大部分人都上Facebook,但我們會在Instagram上發內容。對我來說,有趣的是一點是:一位有1500個Facebook好友的女生在Facebook上面發照片只獲得了25個讚,但是在Instagrm(她的粉絲數有800)卻得到了253個讚。對於這種情況,我有幾點想法:
一、我在Instagram上點讚並出現在其他人的Newsfeed上,或者對我的點讚進行截圖或者稍後引用,我都不會被嚇到。評論也一樣。
二、我不一定要在上面回覆別人,也就是說我訂閱的內容完全是我想看的。那麼,我會再次使用它,瀏覽那些我感興趣的內容,而不是在其他應用上看半天無聊內容才找到一點亮點。
三、Instagram上的內容更加優質。用戶會花時間處理照片,比如添加濾鏡,設置不同的亮度對比度(這甚至是系統發布照片的步驟之一)等等,讓照片盡可能的美觀。也就是說,Instagram內容普遍更好(就照片而言),所以我更可能繼續使用。
四、Instagram還沒有大量中老年群體湧入(並非所有人都用Instagram),所以對年輕人來說還是很炫酷的。然而,Instagram已經大受歡迎,以至於沒聽所過有智能手機而沒有Instagram的。就算不是為了拍照,也至少要給照片裡面的人加標籤。
五、還有一點:添加標籤。我不需要經常去Instagram查看是不是有什麼奇怪或者尷尬的照片添加了我的標籤。這是因為你不一定能在你的訂閱裡看到我,這讓整個用戶體驗更為私密。我在你發布的照片裡面看起來怪怪的?誰在乎呢——如果真的不開心的話我可以刪除標籤,而不擔心我另一個社交圈子裡的朋友(沒有關注你)先看到。我知道Facebook可以讓用戶看到每一張加了你的標籤的照片,甚至是在你看到之前,但我認識的很多人都沒有啟用這個功能,或是乾脆不知道這個事情。
六、用戶不是每天都在Instagram上瘋狂發布。大多數都比較溫和剋制,不是一天一次就是一周幾次。這就意味着,每次打開應用的時候不會有一大波令人窒息的更新湧來,所以我也能跟上Instagram訂閱內容。
七、Instagram沒有外鏈,所以我不會被垃圾信息持續轟炸,比如廣告,八卦新聞,Buzzfeed欄目的「你不知道但你需要的對狗狗好的28件事情」。
以上是用戶更傾向於使用Instagram而非Facebook的一些原因。Instagram沒有那麼商業化,更加關注內容,所以更受青少年偏愛。Instagram帶來了更愉悅的用戶體驗,我們也就更願意點讚、互動。於是我們和應用之間的交互就更多了,使用頻率當然更高。
Facebook上有所有我們拍攝的照片,不論好壞,而Instagram上的照片是我們所參加活動的總結,更加精挑細選,而用戶也會花更多時間想一個有趣的相關標題。在Facebook上我們只是把東西都發上去,讓用戶互相加標籤,讓家人看看我們還活着。
我和很多比我更小的人(10-16,好吧00後)聊過,他們甚至沒有Facebook——有Instagram就夠了。
Twitter
Twitter 老實說,我們很多人都沒有get到Twitter的點在哪裡。但每個學校總有那麼一個核心人群,虔誠地發推,而另一群人,就是路過看看要麼轉推,其餘的就是根本不用。在查找方面推特也不是很方便。很多人就是用它吐槽學校,而他們的親朋好友(不一定是老闆)看不到。
在這裡,用戶隨機關注一群陌生人或者被一群陌生人關注,但仍需要身份綁定(這個區別之後會變得很重要)。你的發布內容很容易就能被搜到,這挺好的。但是當你想要勇敢地做自己,或是在找工作的時候,就不太好了。對其他人來說,推特和Facebook差不多——要想,以後你的老闆可能會看到!
推特用戶主要有三種:一種專門來吐槽或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是預想未來老闆會看到所以謹慎發推的,還有就是隨便看看轉發一下。
SnapChat
Snapchat很迅速地成為了大熱的社交媒體平台,尤其是隨着My Story功能的推出。如果我用不同社交媒體版本形容同一個聚會的話,大概是這樣:
一、在Snapchat上,你會發為派對作準備的照片,前去派對途中的照片,在派對上享受、離開,以及第二天醒來後的內容。
二、在Facebook上你會發和朋友一起擺拍的可愛照片(絕對不會出現酒)。
三、在Instagram上你會挑選最可愛的那一張上傳。
在Snapchat你可以完全勇敢地做自己。沒有粉絲或者Facebook好友這樣的社會壓力,不會偶遇陌生人。它是相對更加私密的社交網絡,而裡面的朋友是我不介意他們看到我在派對上玩的那種。
除了Snapchat,沒有其他的社交平台可以讓人發「好無聊啊」這種圖片(可能推特除外)。在這裡你也不需要擔心點贊或者評論——這些功能都不存在。所以和其他平台比起來,使用Snapchat的社會壓力更小。所以它才顯得有中毒性,讓人毫無負擔。如果15分鐘內Instagram或者是Facbook的照片沒有得到贊,我會立刻刪圖。Snapchat完全不是這樣,而是專註于讓你記錄自己一天的生活,而不是在意那些修過、精挑細選的的圖。在這裡,你是真實的你。
再說個題外話——相信Snapchat真的刪除了照片的恐怕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這還包括了我自己)。大多數人都認為Snapchat有個秘密數據庫保存了你所有的照片。對這一點我持保留意見,但是可以說就算照片泄漏或者應用的安全性引起爭議,我們也不擔心。因為我們不是發了社保卡的圖片,而是發了些自拍照。
Tumblr
Tumblr 記得我在Twitter那段說的「Twitter不過是隨機關注一群陌生人或者被一群陌生人關注,但還是需要身份綁定」嗎?在這裡,你可以隨機關注或者被關注但是身份不需要綁定。這裡更像是一個秘密社區,而所有人都閉口不談。你在這裡可以展現真正的自己,而周圍的人(通過關注)都是與你有相同的興趣。它經常被看作「拒絕評判」地帶,而由於沒有身份綁定,你可以變成你希望的樣子。現實生活中,我僅僅知道我死黨們的Tumblr地址,而他們也一樣。
另外,要是任何人發現了你,很簡單:只需更改網址。你的名字和個人檔案不是綁定的,所以沒有了網址很難再次找到你,尤其是對那種父母窺視孩子的Tumblr的情況。這也使得這裡成為用戶發布內容並跟帖的地方。在這裡,重新發布博客的互動形式很常見,因為用戶僅有感興趣內容的訂閱(也更可能以點贊或者發送到自己博客上的形式來表示讚同)。這裡沒有太多社交——至少不是以社交媒體平台上定義的方式——但用戶更可能結交有相同興趣的用戶。對很多青少年來說,這非常誘人,僅僅是為了認識新朋友。
Yik Yak
Yik Yak 這是新晉加入戰局的,大學裡一堆朋友都有這個應用。Yik Yak很讓人上癮,僅僅專註於內容——沒有粉絲,檔案,什麼都沒有。最有趣、最相關的東西置頂,其他的沉澱至底部,不論發布者是大明星還是一個班上沉默寡言的學生。
我經常在推特上看見的Yik Yak廣告是這樣的:「在上課前,每個人都在玩」。我百分百確定是真的!其實上課大家也用,即時吐槽課程。而課後每個人都在用它,看看校園裡的新鮮事。
雖然還沒有達到其他社交應用的普及程度,Yik Yak對留存的用戶來說也是強有力的競爭者。我經常看到大家發關於Secret匿名性的爭論。但是我敢說我認識的人裡面沒有一個人用那個。大家常常談論Yak並且發截圖,但是我從來沒有聽到任何人討論Secret。
但這個應用有個缺點,就是學校一放假大家就不用。Yik Yak就像是雷達,掃描你周圍十英里的內容。所以如果你處於一個Yik Yak用戶很少的地方,就不太會常用。而對於其他社交平台,他們都不具有這個屬性。
Medium
很多同齡人都在找可以和朋友、家人分享自己原創內容的博客平台。當我聽到朋友這麼說的時候,他們會很自然地想到用WordPress搭建個人博客。但是,用WordPress搭建博客好像是更複雜。而其他體驗過Tumblr的人會選擇在那裡開一個獨立博客,和平台上的私人博客無關聯。
然而,只要我向同齡人推薦上Medium發布博客,還沒有被拒絕過。Medium的一大亮點便是推薦功能。在WordPress裡面是沒有這個功能(除了網站一鍵分享按鍵),而正是這個功能讓Medium變成了一個社區,而不僅僅是一系列個人站點的集合。即使沒有在寫博客,簡潔的「關注」機制也能讓你回到Medium上來。同時,它也突出了顯示在文章一側的評論(與文章底部超長評論形成對比)。
Medium面臨的唯一挑戰便是在青少年中獲得認知度。網站布局和內容就在那兒了,它需要的只是獲得青少年群體的認可。我認為隨着時間推移,會有越來越青少年發現Medium,並開始在這裡更博。
其他
以下是其它的一些我們會用的,但是不需要完整討論的一些社交平台。
・LinkedIn 沒辦法,你不得不用。很多人等到大學才用(可能他們那個年紀必須,但是實際上這個不是為那個年齡段的人設計開發的)。
・Pinterest 主要是女性用戶為主,或者是關心藝術、嬉皮士風格的用戶。沒有很多人在談論它。
・Kik 我猜這是一個主要面向推特用戶的消息應用。沒有認識的人在用。唯一一次聽到也是別人在開玩笑的時候,「你下Kik了嗎?」。只有想要找搭檔一起玩遊戲的人才會用。這有點難以形容,因為對我來說不太熟悉。
・WhatsApp 當你去國外的時候會下這個,在回國後繼續使用iMessage 和Facebook、 Messenger之前你會再用一會兒,然後就刪除了。我知道很多很多人用這個和國外的朋友交流。但是Messenger有趕超它的勢頭。對國際學生來說,這真心有用。
・GroupMe 目前為止大學里應用最廣泛的消息應用。每個人都有,而且都很喜歡用。支持動圖還可以給其他消息點贊,能在不同群聊改名字這種小細節簡直讓人覺得實用又有趣。GroupMe確實在任何設備都可以使用,電腦,iPhone, Android手機,對於非智能手機,文本也可以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