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男單冠軍爭奪戰顛峰狀態的王濤會輸給新人劉國梁
熊志超
按當時兩人的技術水平,王濤要高于劉國梁(王之前幾乎沒輸過給劉),可是早不輸晚不輸偏偏就在奧運會輸,爲什麽?因爲王濤在當時什麽冠軍都拿過了(奧運男雙、世乒賽團體、世乒賽男雙、世乒賽混雙)就缺男單冠軍沒拿過,且王濤意識到這是自己最後一次機會了,這種與衆不同的經歷會使其深層心理中存在著絕對化要求的想法“我必須贏得這場比賽,這是我最後的一次機會了”, 而這種不合理的信念表現促使他比誰都渴望得到這個奧運冠軍,所以他心理壓力比誰都要大。越是不能輸給劉國梁的關鍵比賽,他就越是想贏怕輸,結果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影響了他的正常發揮,無可奈何地將冠軍拱手相讓于劉國梁。
當一位過份在乎比賽結果的高水平運動員在高壓力環境下比賽發揮不了平時的正常水平是不足爲奇的,在關係到能否奪冠壓力下,當王濤認知到就差男單冠軍的重要性時,頭腦往往比別人試圖付出更大的努力來確保技術執行過程的正確性。然而,對于運動員已經形成自動化的運動技能(無意識能力)而言,如果運動員額外努力試圖有意識地再控制執行過程,其自動化過程就會因有意識控制發生混亂,引起技術自動化(無意識能力)執行受阻。因爲自動化是無意識的,罪魁禍首是這種不合理的信念表現促使他努力把內在注意力引向已經自動化的技術上面去了,把本來無意識的技術强加了意識,導致影響無意識能力的流暢發揮。
可見內在注意力在技能訓練中是把雙刃劍,教練員應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况把握好雙刃劍,以便加以妥善運用,對此應引起廣大的教練員和運動員足够的重視。
參考文獻:熊志超.內在注意力在技能訓練中的利弊分析及解决對策【第十届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深圳大學體育部,2014年11月14-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