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綜合技術] 乒乓球常見的11項新技術 [打印本頁]

作者: (=^x^=)    時間: 2009-9-30 15:16     標題: 乒乓球常見的11項新技術

以下文字轉自博乒網...
對岸關於桌球方面的專業術語與部分文字的描述與我們可能有部份略有不同,請閱讀者小心留意,細細體會,
從觀摩學習與過往經驗中相互驗證,讓觀念提升做為技戰術進步的根源之ㄧ...
乒乓球常見的11項新技術:
1.<擰>:
正手搓右側旋技術。通常為直拍採用。介於搓和挑之間。動作技術:球拍適當躺平,保持豎直狀,接觸球的中下部,向右側中部摩擦,手腕先旋內,再旋外,整個運動軌跡,近似于左方的半圓弧。球落台後,會向右拐彎。使對方(右手)來不及側身。
2.<劈>:
接短球時,發力搓對方底線長球。具有擊球點高、力量大、球運行速度快的特點,常給對方非常頂的感覺,使其難以拉開手發力進攻。手上的動作是:在來球的高點期,接觸球的中部,向中下部摩擦。在摩擦中最好給球適當的撞擊力,以使球產生足夠的手動速凍。在擊球過程中,版面稍豎起。以前臂為主,直接向前下方發力。體會手握菜刀導向左右兩側砍東西時的用力感覺。
3.<切>:
橫板反手側旋擋球。常用於對付弧圈球,近似於直板的反手推擠,屬於輔助性的防守技術。具有較強的節奏變化和旋球變化的特點。可為防攻轉換創造條件。動作方法是:身體儘量離球臺近一些,手臂靠近身體,這樣手上的感覺比較容易控制。板球保持半側面豎直,在來球的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的左側後中上部(以右手為例),向左側前下部摩擦,手臂運動軌跡近似於向下側斜的左側半弧型,擊出去的球帶有左側下旋。特別要注意的是,由於此項技術在擊球時,作用力不通過球心,球向前的運動軌跡較慢,一旦對手適應這種節奏變化,就會有足夠的時間騰出手來,給予進攻性很強的還擊,造成自己的被動。所以在比賽中,這項技術不宜作為主要的進攻手段用得過於頻繁,從而造成比賽戰機的貽誤。獨家使用者孔令輝。
4.<挑>:
一種進攻台內短球的方法。按種類劃分,屬攻球技術。具有動作小,出手突然,主動意識強的特點。動作要領是: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中後側部,向前上或前上側方(根據挑球的線路而定)發力。擊球時,以前臂發力為主,上臂適當靠近身體,重心略向前傾,這可增加手對球感覺的準確性.手腕的放鬆尤為重要。在練習時,要處理好摩擦和擊打的關係。初學時,為了保證擊球的準確性,可適當多一點摩擦,待水準有一定提高時,就可以增加擊打的比重,以使球的速度更快,挑出的球品質更高。這也是目前在事實踐中,人們常把此項技術稱為“挑打”的原因。
5.<晃接>:
包括晃搓和晃挑。它是指側身位用正手挑或搓左側旋的方法,接左方台內短球,至對方反手底線長球的技術。特點是隱蔽性強,擊球線路外撇,產生大角度回球,使對方不易發力上手搶攻。
正手晃搓:側身位用正手(以右手為例)以搓左側旋的方法,接左方台內短球,至對方反手底線長線的技術。 由於在運用這項技術時,運動員常伴有身體由右向左的轉晃動作,以謎惑對方對球線路的正確判斷,故在實戰中,人們為了區別正常的搓接技術,而形象地把它稱之為“晃搓”。此項技術常被運動員用在接發球中,特別是接短球時。它具有隱蔽性強,擊球線路外撇,產生大角度球,不易使對方上手發力搶攻的特點。動作方法是,在上升期,擊觸球的右後中部,向左側下部摩擦,使運行中的球帶有左側下旋。在整個擊球過程中,板面基本呈橫狀,稍豎起,手腕保持適當的外展狀態,由右上向左前下方發力。
6.<擺>:
台內快搓短球。由於力量較小,有些像平時人們輕輕擺放東西的感覺而得名。常有欲接發球中。具有擊球時間早,出手速度快,球不出臺的特點,使對手難於上手拉攻,較好地為下一板進攻創造機會。動作方法是: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中下部,以向前下方發力為主,略帶向側的力量。擊球時,手腕瞬間有一較小的制動動作,在自己發力的基礎上,適當借對方來球的力量,在過網的前提下,可減少球向前平動的距離,擺出高品質的短球。注意:擺的動作一定要向下發力。即使來球下旋,也要調整拍型,向前下運動。這樣擺過去的球,才會短而低。
7.<撕>:
是橫板用反手近台快拉對方挑過來的上旋球技術。特點是擊球時間早,動作快,突然性強,準確性較高。與普通快拉和快帶區別在於撕更強調較早的擊球時間和自己的主動發力。
8<點>:正手近台攻下旋球,是直板正膠運動員經常使用的技術。其用法和作用近似正手突擊,但是比突擊的力量小一些,準確性更容易把握。擊球特點是:出手比較快,動作小,突然性強,如能配合較好的落點,常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是直板正膠運動員上手爭取主動的非常有效的技術。動作方法是:站位靠近球臺,向後引拍拉手不要過大,板面保持稍稍豎直,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部,以向前發力為主,略帶向上摩擦,以製造能夠保證球上臺的弧線。隨著乒乓球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已普遍適應直板正膠拉上旋,因此,增加“點打”的使用率勢在必行。直板在打基礎的初級階段,在對付第一板下旋球時,可以練習“點打”為主,逐步過渡到與“點拉”相結合,以形成較熟練的動力定型,為今後能夠與其他打法進行高水準的對抗打下基礎。 該技術的特點:和快擺結合能破對方發搶,降低對方第一板上手品質。
9.<敲>:
這是橫板反手和直拍橫打反面的技術。它是對付對方過來的弧線略高的弧圈球。類似生膠反手彈擊,但回球速度要快得多且下沉。動作要領:站位中近台,上身正對臺面,向後引拍不要過大,板面保持稍稍豎直,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的中部,以向前發力撞擊為主,儘量不要摩擦,整個過程手腕和前臂一定充分緊張。身體向前傾,輔助發力。該動作最標準的橫板使用者是馬文革,他在數月前的克羅地亞公開賽上才熟練的掌握了並頻繁的運用該技術。直拍橫打反面的常使用該技術的是劉國梁。該技術的特點:1節奏變化大。2和拉沖結合旋轉變化差異大。3。回球下沉,對方拉接易下網。
10.<拍>:
這是橫板和直拍正手攻打弧線略高的弧圈的技術。類似正膠快殺弧圈球,但回球速度要快得多。屬於搏殺類技術。動作特點:整個動作發力突然且距離短快狠,手腕固定,以撞擊為主,集中發力攻打來球的上升期,有類似快打感覺。在比賽中能較為熟練的掌握並頻繁的運用該技術的橫板使用者是蓋亭和莊志淵,直拍的使用者是金澤珠。該技術的特點:1節奏變化大。2和拉沖結合旋轉變化差異大。
11.<抹>:
類似滑板和帶的綜合技術。其中最常用的一種是,橫板在回接反手位短球時,在球的上升期或高點期,接觸來球的正面並向右上方摩擦,回到對方正手。要求動作突然且弧線低。該技術的特點:1帶晃。2節奏變化,突然減力,造成對方原本已經迅速向後防禦,突然回球變短且飄,夠著拉後更加被動。
一間屋,六尺地,雖沒莊嚴,卻也精緻;蒲作團,衣作被,日?堨i坐,夜?堨i睡;
燈一盞,香一炷,石磬數聲,木魚幾擊;龕常關,門常開,好人放來,惡人迴避;
髮不除,葷不忌,道人心腸,儒者服製;不貪名,不圖利,了清靜緣,作解脫計;
無掛礙,無拘繫,閒便入來,忙便出去;省閑非,省閑氣,也不遊方,也不避世;
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處?此即上乘,此即三昧。
日復日,歲復歲,畢我這生,任他後裔。 《醉古堂劍掃》明 陸紹珩
作者: 乒乓小風    時間: 2009-9-30 15:32

D技術新過下 , 現在好似唔新了 !!




歡迎光臨 香港乒乓網 (http://hkttf.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