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obotic, Internet of Things, AI, Big Data等科技衝擊下,現有的商業模式、甚至社會模式在可見將來都變得模糊不清,20-30年後的情況更是「變幻才是永恒」。我們的教育怎麼能跟得上?前美國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說得好,「我們不能把未來準備好給青年人,我們卻可準備好青年人以建構未來」(We cannot always build the future for our youth, but we can build our youth for the future.)
過去幾年,海外興起「正向教育」,正正是用上類似概念,學校教育不是應付考試,而是用不同的手法,幫助學生培養正面情緒、抗逆能力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讓同學擁有快樂良好的品格,更願意和有能力面對生活上的挑戰,過有意義的生命,澳洲的Geelong Grammer School(GGS)是其中表表者。
香港也有學校開始推行正向教育,如救恩學校(小學部)、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和Discovery College等,學校從不同渠道培養學生的正面情緒、正向人際關係、投入感、成就感,希望學生明白學習不是為達到父母老師的要求,而是為發展自己的潛能,因而有更大動機和興趣去學習。
教育創新任重道遠,卻是知易行難,要教育當局、專家學者、學校、老師、家長、學生都向一個方向走,談何容易?期盼走在前面的同仁,大方無私分享經驗,以讓主流教育體系可以持續培養出具備能力駕御世界大潮流的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