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愛心的行動,去關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十三:34-35)這是主耶穌離世前對門徒的叮嚀與提醒,而這種彼此相愛的行動,在初代教會時期就展露出來,到初期教會建立時,這種精神使徒老約翰更是加以延伸發揚光大,他囑咐信徒們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8)雅各則更深入且具體的引伸說:
「若是弟兄或姊妹赤身露體,又缺少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要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雅二:15-16),事實上,一個基督徒不只是要具備愛心去關懷別人,更要用實際的行動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老牧人謹以「用有愛心的行動,去關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題且撰文來鼓勵諸位從兩方面來分享如何實踐「愛心」的道理,讓你我在上社會上、教會中做一個充滿愛心,被人尊敬的基督徒。
第一、要培養自己具有將心比心的愛心:這是一種愛人如己的愛心。耶穌說:「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如何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是我們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古人造了一個「他」字,他一邊是「也」一邊是「人」,意思是:我是人,他「也」是「人」,大家同樣是人。我們應當有將心比心為別人設想的愛心,這種愛心會使社會更安祥,家庭更和諧,自己活得更快樂。有個故事說:兩個婦人在聊天,其中一位婦人問說:「你兒子還好吧?」唉呀!別提了,真是不幸哦!」這婦人嘆息著說:「我兒子實在夠可憐,娶的媳婦懶得要命,不燒飯、不掃地、不洗衣服、不帶孩子,整天就是睡覺,我兒子還端早餐到她床上呢?」「那妳女兒呢?」「她可命好。」婦人滿臉笑容地說:「她嫁了不錯的丈夫,煮飯、洗地、帶孩子做家事,全由先生一手包辦,她先生還每天早上端早點到床上給她吃呢!」想一想,我們是否也會不知覺常有這種「嚴以待人,寬以律己」愛人遠不如愛己的差別態度?記住,我們應當要求,培養有將心比心的愛人如己的愛心,耶穌說:「你們願意人如何待你們,你們也怎樣待人。」這是基督徒行事為人的首要原則。
第二、要培養自己具有付之行動的愛心:這是一種愛人捨己的愛心。雅各告訴我們:「有弟兄或姊妹沒得穿,沒得吃,而我們對他說,平安!平安!願你穿得暖,吃得飽,而不供給他需用的有甚麼用呢?」沒有行動,沒有付出犧牲的愛心,其實不能稱做愛心,愛中一定會有所捨,有所給。曾有一位熱心的富人,常在家中舉行家庭禮拜,帶家人讀聖經、禱告。有一次他情詞迫切的祈求上帝照顧他不幸的鄰居,能免於挨餓受凍。當他禱告完,站起來的時候,他的小女兒對他說:「爸爸!用不著祈求上帝來幫忙啊!」「哦!為甚麼?」「你就可以供給她們,讓他們不必挨餓受凍啊!」----很值得你我反省的是,我們很會講愛心,但我們真的「捨」得去幫助人嗎?從「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立場來看,付出行動愛人捨己的愛心的實踐,對我們不但不是損失而是一種蒙福,我們當要求培養自己具有付出行動愛人捨己的愛心。
老牧人曾讀過一篇文章,印象非常深刻,作者說:一九五一年,我在韓戰中受傷,躺在釜山港的醫院內療養,有個美國兵看我身上不名一文,就給我一筆錢,他非要我收下不可,我請他給我他的通訊處,以便將來還錢。他說:「不必了,以後你要像我幫你一樣幫助別人就好了,因為有一次我在困境中也有人幫助我一筆錢,他對我說:『要是有一天你能幫人擺脫困境時,便等於還我錢了。』」-----我們真需要有這種「不求回報」式的愛心(沒有優越感,而是甘心犧牲的愛心)來彼此相愛,來關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用有愛心的行動,以愛人如己的愛心,愛人捨己的愛心去關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你我所當培養的美德,是你我所當活出的見證。
老牧人祝福你平安喜樂。
http://www.vos.org.tw/shepherd100/087/shepherd_87.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