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綜合技術] 為什麼乒乓球側身進攻威力大(討論正在進行中)

為什麼乒乓球側身進攻威力大(討論正在進行中)

我今天開始公佈答案和第一個問題。
我的答案:側身攻之所以力量大(大於正面攻),是因為轉腰及揮拍幅度都達到了最大限度。
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前一陣子國乒不是提倡女子技術男性話嗎?為什麼專業女線都不用或者說很少用側身攻呢?
答案:其實這個問題與第二及第四個問題都是有關聯的,那就是側身正手攻涉及到正手位空檔的風險問題。如果不會交叉撲右打就會直接影響側身打的品質(心虛怕對方變直線),當然從技術角度來看,交叉撲右打難不到專業女線。但從兩性生理結構來看,就有很大的差異,對男線來說,側身交叉撲右很輕鬆就能完成;對女線來說,就不輕鬆。因為女線的肌肉遠不如男線發達,因此不論力量,還是速度都大大遜色於男線。所以你看到女線相持時更多的是採用接發球反手從下旋擰或拉起後壓對方的中路形成中路相持再殺兩大角的戰術,鮮有反手相持側身攻再撲右打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技戰術(僅對女線而言)。可見女線根本就不適合側身後交叉撲右打這種力氣活,女子技術男性化的提法是不科學的,值得商榷。

TOP

為什麼乒乓球側身進攻威力大(討論正在進行中)

編者按:這是《運動科學》論壇的討論帖,現正在熱議中。我覺得這個討論很有意義,因此我把此帖引進來一起與大家共同研究。以下是我提出來的四個問題供大加參與探討。
    我認為要研究側身進攻的話,光討論進攻威力是不夠的,還要深入研究就是它在乒乓球比賽當中的作用有多大?及其相關的技術訓練問題。
   我提出第一個問題:
   前一陣子國乒不是提倡女子技術男性話嗎?為什麼專業女線都不用或者說很少用側身攻呢?
   我提出第二個問題:
   為什麼業餘運動員側身少或不敢側身呢?
   我提出第三個問題:
   專業男線側身攻的作用是什麼?
   我提出第四個問題:
   打好側身攻與那個技術息息相關?
   我希望這些問題能引起廣大乒乓球愛好者的興趣來共同討論,我的答案稍後公佈。
   我認為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了,研究才有意義。
   歡迎大家踴躍跟帖討論!

TOP

我今天開始公佈答案和第一個問題。
我的答案:側身攻之所以力量大(大於正面攻),是因為轉腰及揮拍幅度都達到了最大限度。
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前一陣子國乒不是提倡女子技術男性話嗎?為什麼專業女線都不用或者說很少用側身攻呢?
答案:其實這個問題與第二及第四個問題都是有關聯的,那就是側身正手攻涉及到正手位空檔的風險問題。如果不會交叉撲右打就會直接影響側身打的品質(心虛怕對方變直線),當然從技術角度來看,交叉撲右打難不到專業女線。但從兩性生理結構來看,就有很大的差異,對男線來說,側身交叉撲右很輕鬆就能完成;對女線來說,就不輕鬆。因為女線的肌肉遠不如男線發達,因此不論力量,還是速度都大大遜色於男線。所以你看到女線相持時更多的是採用接發球反手從下旋擰或拉起後壓對方的中路形成中路相持再殺兩大角的戰術,鮮有反手相持側身攻再撲右打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技戰術(僅對女線而言)。可見女線根本就不適合側身後交叉撲右打這種力氣活,女子技術男性化的提法是不科學的,值得商榷。

[ 本帖最後由 h51860 於 2015-2-7 12:15 編輯 ]

TOP

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業餘運動員側身少或不敢側身呢?
答案:筆者發現業余運動員普遍反手相持側身正手打運用得很少或只停留在會側身打,但不常用,到真正比賽時不敢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沒受過正統的步法訓練,側身正手打涉及到正手位空檔的風險問題,如果不會交叉撲右打就會直接影響側身打的質量(心虛怕對方變直線)。所以業余運動員一定要學會交叉撲右打,才能有底氣打好側身攻。

TOP

我提出第三個問題:專業男線側身攻的作用是什麼?
答案:能起到節奏變化的作用。因為正手的力量比反手大得多,能起到強烈的節奏變化作用而令對方失誤。這是提高反手相持能力的有效途徑。

TOP

我提出第四個問題:打好側身攻與那個技術息息相關?
答案:交叉步。交叉步與側身攻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技術,因為沒有交叉步你就沒有底氣打好側身攻(質量就會大打折扣),所以我們在訓練的時候就要把他們當著一個技術來練,也可以說側身撲右本身就是銜接技術(前後兩板的銜接),因為在你側身的時候留下右半台大大的空當,給對方很大的誘惑,所以他十有八九變直線。這是“運動員事先設計好套路,有意給對方進攻的機會,預測對方的回球線路,提前移動到最佳的擊球點擊球,在防守中謀求勝利或為轉攻創造更大的可能性”這種打法叫主動防守戰術。也就是銜接技術之一。另外,你側身打斜線,對方就會習慣性變直線。這就是線路變化規律,也是銜接技術之一。主動防守與線路變化規律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的結合就是近台相持的銜接技術。範例:A接發球入正手位近網擺短,對方B抓住A入台容易退台難的弱點劈長斜線, A退台側身拉加轉弧圈球過渡(斜線),對方必壓A直線,A早有準備交叉撲右近台打斜線。此乃雙邊斜線戰術,能化被動為主動把對方的防線撕破,起到很好的戰術效果。
再談談反手相持側身正手攻與撲右打的銜接方法,筆者認為反手相持側身正手打不一定要撲右,如果側身能找到發力點擊球,那麼,這球的質量一定高。對方不失誤的話,同線回接的機率大於變直線,因此不必撲右打。同理,如果側身不能找到發力點擊球,那麼,這球的質量一定不高。對方變直線的機率就很高,因此必須撲右打,這是預判反手相持側身正手打後是否交叉撲右打的銜接方法。
最後教你一招不會交叉撲右者也能搞定側身攻的方法,那就是別想正手位空當問題(放棄它了),我要的就是側身把對方一板打死。即充分側身(範圍大到左腳幾乎在己方的網架下方)打在對方的白邊上,此時對方絕對回不到直線,這個力量不必很大(容易失誤),保證到台即可。

[ 本帖最後由 h51860 於 2015-2-10 12:09 編輯 ]

TOP

現在專業運動員之所以側身攻比以前少用了,是因爲反手能力普遍都加强了(正反手較均衡)。而業餘愛好者普遍反手較弱,我認爲他們更應該多用側身攻。即使有反手很强的業餘愛好者也有使用側身的時候,因爲反手的力量比正手小得多,當你遇到反手比你更强的對手時,你還不用側身就會吃虧。當然遇到比你弱的對手,你用不用就看需要而定了。從理論上講,不論反手強與弱都無法與正手的力量相提並論。因爲正手的力量比反手大得多,能起到强烈的節奏變化作用而令對方失誤。所以側身攻是提高反手相持能力的有效途徑,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乒乓球運動規律。 不論專業的還是業餘的運動員都應該善用它。

TOP

有別的網站網友問我“如果右脚前,左脚後也就是反手側身發力攻行得通嗎?他是想用這個對策來代替通常的正手側身對策。
我的回答:“左脚前,右脚後,或兩脚幾乎平行都是可行的,唯獨右脚前,左脚後不行。因爲反手打完不利于轉換正手了,除非你是反手强正手弱者,要知道反手强正手弱者是打不出高水平來的。所以行不通。當然,偶爾退到中遠台時間較充裕時,可以右脚前,左脚後來一板反手位的發力拉,畢竟這種站位有利于反手發力,且轉正手還來得及。”
至于他用這個對策來代替通常的正手側身對策。”我認爲還是行不通,因爲反手即使側身其力量遠遠小于正手側身的力量,所以單打反手側身沒有意義。雙打使用接發球側身擰拉就很有意義,值得重視和推廣。

TOP

別的網站網友回復我上面的帖子。他說:“要知道反手強正手弱者是打不出高水準來的。。。”這是主流觀點,也是經驗之談,但如果過去成立的事情以後都永遠成立,那世界就無所謂發展或變化了吧。

“因為反手即使側身其力量遠遠小於正手側身的力量。。。”綜合性能上講,確實正手較好。
但若單比發力,反手未必弱於正手。
現在看到的正手力量大,很大程度是因為運動員從小就訓練正手發力。
反手發力,腰、背、手腕的力量是較容易出來的。

反手站位轉正手站位或許難度較大,但畢竟這個問題,人們還沒有試圖去解決它,如果經過足夠的研究和訓練,轉換速度應該會有較大提高。
即使無法轉換成正手站位,變成平行站位還是很有可能的。

一般觀念中可能正手站位、正手發力是不可放棄的。
那麼在反手站位、反手發力之後就出現無法解決的問題。
但為何正手就一定要發力呢,偶爾對付一板也是可以的嘛。

正手綜合性能比反手好,如果只能選擇一種站位,那麼肯定是偏正手的。
但是隨著乒乓的發展,步伐能力的提高,或許運動員可以掌握多種站位。
那麼反手站位元也是需要掌握的。那時一線和二線的差距或許就是對反手站位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我的回復:
你說:“但如果過去成立的事情以後都永遠成立,那世界就無所謂發展或變化了吧。”我認為這要看你的觀點能不能有說服力了,就目前的情形看,平行站就是取代反手站位的有效方法(容易與正手轉換),但只能打過渡球,發不出力來(沒有重心交換),所以不能作為主流的打法,否則同樣會影響正手的發力。我認為只能採取偏正手的站位為主,平行站位為輔的方法是最科學。
你說:“但若單比發力,反手未必弱於正手。現在看到的正手力量大,很大程度是因為運動員從小就訓練正手發力。反手發力,腰、背、手腕的力量是較容易出來的。”我認為其實不然,反手弱於正手不是從小就訓練正手發力的結果,而是生理構造決定了反手弱於正手。反手的特點不是力量,而是速度。因此反手得勢,正手得分成為當今的主流就是這個道理。解決反手弱除了需要側正手打之外,還有一種更科學的方法就是反手斜線相持變直線轉正手打(對方回斜線的機率大於回直線),這是線路變化規律也是銜接技術之一(另一個是主動防守戰術,兩者的結合就是銜接技術)。我們從反手相持側身正手攻(也是銜接技術)到反手相持變直線轉正手攻兩種銜接技術看,都是反手遭遇強敵不得以採取有效的戰術來化險為夷的,你想想你堅持用反手的觀點能站得住腳嗎?
站得住脚吗?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