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視頻研究技術---破解伊藤美誠兩個雕蟲小技
熊志超
關鍵字:科貝爾式香蕉球;對方擰拉過來的球是下旋球;王皓式橫向擰拉
最近日本小將伊藤美誠進步神速,分別在世錦賽女團、日本公開賽女單戰勝劉詩雯和王曼昱,風頭一時無兩。很自然她的打法必然引起人們的關注,有的人認為日本人技術上有所創新,使用了一些新技術,令中國隊的姑娘們很不習慣;甚至有的人認為他們的打法比我們先進了等等不一而足。是真的嗎?其實不然,在筆者看來,伊藤這些所謂的新技術全都是些雕蟲小技,一個是反手在正手位背面手腕上提旋轉較弱的小提拉;另一個是反手背面擰拉過去的球是下旋球。前者沒有多少威脅,就像當年剛剛使用反手在正手位台內擰拉一樣有些新意刺激而已,所不同的是伊藤拉的是旋轉較弱的小提拉,而台內擰拉是橫向的王皓式前沖擰拉,先進性自不待言。後者有些威脅因為她擰拉出來是下旋球,但這並非新技術,記得反手擰早在2004年以前馬琳在科貝爾式香蕉球的啟發下玩出了擰拉出來的球是下旋球的技術,並把此技術玩得出神入化。難怪在那時的《乒乓世界》雜誌看到原國家隊教練曾傳強指導在向國家乒乓球女二隊運動員介紹“對方拉過來的球是下旋球”,常常令對手難以適應。當時很多人對這句話難以理解,為什麼他能擰出下施球來呢?馬琳有段時間因為對方很不適應他的這一技術,所以他過於依賴此技術。其實只要人們摸清此技術原理後是很容破解的, 2004年奧運會男單比賽馬琳沒想到此技術被高齡的瓦爾德內爾所破,慘遭淘汰!為此吃盡了苦頭的他非常後悔,從此再難見到馬琳使用此技術。
筆者在2000年代初對馬琳這項技術“擰拉過去的球是下旋球”,常常令對手難以適應。也感覺難以理解,馬琳擰拉下旋球時,為什麼擰拉過去的球不是上旋球而變成下旋球了呢?對於這個非常有趣且具挑戰性的問題,筆者經過深思並且嘗試很多方法去研究,可幸最終有所觸悟並熟練掌握了該項技術。2012年筆者在參加《首屆中國乒兵球運動發展學術報告會》有機會把此技術整理成文發表在此學術報告會議論文集中,題目是:從“對方反手擰拉過來的球是下旋球”談“多元擰拉技術”。在論文中專門分析過此技術,現在不妨再拿來與大家分享:技術要領如下:
預備動作:腳入台迎球。當球跳至已方球臺時,持拍手已等在台內,注意手臂應保持自然彎曲,持拍手自然下垂向內轉接近180度使拍面(反手背面)與來球的右切面形成160度左右的入射角(方便反手背面切球的右後側中下部)。此時肘關節朝外略上揚(有利於手腕內旋)並高於手腕。
擊球動作:當球從己方球臺彈起時,在球臺上升後期或高點期,球拍背面(拍頭)摩擦球的右後側中下部。手腕先橫向接觸球產生側下旋,再翻腕。動作要一氣呵成,此時肘關節的位置即刻朝下,手腕朝上,完成整個技術動作。
擰拉原理:其實拍頭與球摩擦這個部位(右後側中下部)就是正手發下旋的部位(摩擦方向和旋轉效果兩者都是一樣的下旋球,不同的是一個球拍背面,另一個是球拍的正面觸球。)只不過對方很難看到產生下旋球的動作(前半段動作),能看到的只是很像上旋動作的翻腕動作(後半段動作)。這就是為什麼人們誤認為對方運動員“擰拉”出“違反常規”的下旋球的原因(其實就是常規的搓下旋來球→下旋回球,不可能是上旋球)。
小結,關鍵是上手前的預備動作,即充分向內扣腕的同時抬肘(朝外)作好預備,倉促迎前去擰命中率會低很多;其次是握拍要松,要有“吊拍”的味道,充分運用手指的靈活性調整好拍形,這樣才能更好地展腕發力。最後,觸球瞬間感覺跟發下旋球一樣磨擦球較薄並有加速度。
通過以上分析,您對伊藤的擰出下旋球這雕蟲小技還會覺得神秘嗎?當然不會了,實際上這種擰拉技術等於是搓球,她只是在重複前人馬琳棄用的舊的直板技術換橫板使用而已,有點“舊藥新用途”的味道。當然此雕蟲小技在現今再次使用多少都會帶來些變化,可以打破常規,使技術運用表現出一定的新意。凡是帶有新意的技術方法,對對方都是一種新異刺激,這種新異刺激可使對方產生一時的不適應,從而使本方取得特定條件下的主動。不過筆者認為這種雕蟲小技只能在小型比賽上偶爾湊效,很容易就被適應。經不起中國隊的教練團隊的研究,因此他們無法在大的比賽上撼動中國隊。